“为什么我上新多款却一直感受不到扶植的流量?为什么我销量高了却又被别的新品挤在前面?”很多新手卖家都会对这样普遍的情况疑惑不解。其实这就是淘宝为了实现每一个流量的价值最大化而形成的流量匹配规则。我们只有了解并做到符合淘宝流量匹配的要求,才能让流量引到自己店铺。
一、流量都去哪儿了?
淘宝流量是怎么打散的?都分流到哪里了?
1、流量打散碎片化
我们看下手机淘宝首页上的淘宝头条、淘抢购、有好货、淘宝直播、每日好店等等这些版块,顾客现在不是只有通过搜词挑货才能购买,顾客有可能边浏览头条边买,有可能边看直播就产生购买决策。如果你还是想着关键词搜索进店、停留五分钟加购收藏,就能把排名做上来,就太天真了。
另外,微淘、淘宝头条、淘宝达人、淘宝直播,都是在做内容营销。而淘宝把它们放在重要的入口,足以看出其重要性。我们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其他入口上去想办法优化做好,你如果单品的自然搜索排不上名,但是你进入头条或其他渠道,那也有机会得到流量。
2、不能指望爆款带动全店
几年前一个爆款可以给全店带来50%至70%的流量,而现在,爆款流量占比越来越低,勉强到30%就算很高。现在淘宝会把爆款的流量分些到别的商品上,让更多的宝贝曝光,让顾客有更多合适的选择。
3、新品这种情况可获得扶植
淘宝一方面对旧品爆款限流,一方面对没有出现大量同款的新品宝贝提供展现机会。只要在新品期内的收藏、加购数据甚至是销量表现良好,后期的流量会更持续稳定。
4、搜索结果千人千面
当你和朋友同时搜索同一个关键词,可能你们看到的搜索结果大大不同。这就是千人千面。
二、正确了解标签的由来。
谈到标签,我们首先要明白千人千面这个场景到底是什么样的。比如你在线下走进一家服装店,导购员就会了解你喜欢什么风格的、要什么价位的,进而推荐符合要求的衣服。把整个淘宝平台看成一个超级大店,淘宝流量系统充当导购员,它拥有所有买家的数据,可以从每个买家平常浏览、收藏的行为,判断出哪一款最符合客户的意向,从而推荐对应的宝贝给他。
所以,只有当你的宝贝刚好符合淘宝对买家行为的判断,才会被淘宝推荐展示到买家面前。虽然竞争大了,但是,推荐的流量更精准,转化也更高。这也是为什么要千人千面的原因。
淘宝要将合适的宝贝推荐给合适的客户,它是怎么完成匹配的?那就是一手给买家贴标签,一手给所有店铺及宝贝贴标签。比如店铺客单价是上百元,而做了一次39.9元的低价活动,那么淘宝短时间内不会推荐较高消费的客户群体给你。千人千面说到底就是贴标签。此时店铺还想找回较高消费的客户,就只有平时尽量提升客单价,让淘宝重新判断打标,提升消费层级。
买家标签涉及的维度——
基本属性:年龄、性别、消费习惯、地域。
行为属性:最近30天浏览、收藏、加购物车的行为。
宝贝标签涉及的维度——
基本属性:单价、发货地、适用群体。
行为属性:对该宝贝有过浏览、收藏、加购物车行为的人群的属性。
三、成为优秀的店铺,吸引流量匹配。
举个例子,两个同类宝贝不论是收藏量或是销量都相差不大,但搜索同个关键词的排名却相差几页,不用纠结,这就是你的店铺综合得分+宝贝得分所致的结果。当两个同类宝贝的宝贝得分差不多时,店铺综合得分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想要提高店铺的综合得分,需要做好哪几方面呢?
1、是否有违规扣分?
违规了不管是对单品降权或者扣分,店铺的综合得分都会大受影响,进而影响到店内其他宝贝的权重。
2、把关好店铺的服务质量。
这方面包括店铺的DSR动态评分,退款方面的售后率、纠纷率等等。
3、店铺层级决定你的流量上限。
月销售额决定店铺层级,店铺层级决定流量上限。层级较低的店铺,得到的免费流量会比层级高的店铺少。卖得多了,上升到更高层级了,淘宝才会开放更宽的上限。
4、全店的动销率。
动销率计算公式为:动销率=(有销量的款式数量/全店宝贝款式总数)*100%
一个宝贝如果30天一直无销量甚至无浏览量,那么可以判为滞销宝贝。一个店铺的滞销宝贝过多,就会造成全店动销率低下,影响店铺的综合得分,进而影响店铺内其他非滞销宝贝的排名。
不同行业对动销率的指标会有一个阈值,即分界线,在分界线之上的得分就基本OK。不论哪个行业,要解决这一点就是要舍得删除滞销宝贝,要有计划地上新。